月旦時評|引進灣區醫護 步子應更大點
2023-04-17
月旦港事

醫管局去年9月公布推動「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首批83名參計劃的廣東省醫護人員今日(17日)抵港。這是特區政府緩解公立醫療系統人手極度短缺的有效措施之一,不過計劃的實施未免太過謹小慎微。港府應勇力破除本港行業保護主義和偏見,交流計劃的步子應更大一些,擴大參與者規模。

香港公立醫療係統的人手短缺問題,由來已久。截至今年1月,過去一年全職醫生流失率為7.2%、全職護士流失率增至11.2%。為了緩解公營系統的人手壓力,港府嘗試不同的解決方案。對內,探討要求合資格醫護在公營醫療機構服務一定年期,減緩公立醫生向私立系統流失的速度。對外措施則多管齊下:一是根據《醫生註冊條例》發佈認可醫學資格名單,為引進海外醫生破除藩籬。二是醫管局主動出擊,到英國等國家進行醫護人員招聘等。三就是推進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

從總體上講,為了舒緩公院醫生人手不足的嚴厲,政府在以改良的方式,循序漸進地推進醫療體制改革,特別是引進境外醫護上,不斷地拆墻鬆綁,清除桎梏。不過改革步子卻未免有些如履薄冰,對本地保護主義以及根深蒂固的語言偏見,表現出太多的顧忌。如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去年九月提出時,就遭到公共醫療醫生協會等排斥,督促當局僅給予內地醫生臨時職位,生怕搶了本地醫護的飯碗。如今首批參與計劃的83醫護人員抵港,有協會就要求醫管局公布來港醫生的年資、來港職責範圍等,對南下醫護充滿不信任。網絡上也再次炒作內地醫護英文不好,甚至是中文簡繁體的問題。迫於壓力,醫管局主席范鴻齡今日在高鐵站迎接儀式上,竟然當著內地醫護的面,強調他們「廣東話一定無問題,英文亦不會有大問題」,有失禮之嫌。

醫管局對本地保護主義有所顧忌在所難免,這也是務實的,但是要推動醫療體制改革深入進行,就必須大刀闊斧打破固有利益藩籬。僅就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而言,應該跨出更大的步子:其一是擴容交流計劃,簡言之,引入更多的內地醫生。交流計劃推進了大半年,引入的內地醫生僅有10人。人數如此至少,相對於上千的醫生缺口而言,實在微不足道的。杯水車薪,象征意義恐怕要遠大於實際意義。其二,放寬交流的時限。當前內地醫護來港交流的時限是一年,但其中10個月是被分派到醫院和專科接受臨床實習,實習合格後剩下的2個月,才會被安排到老人科及急症科。一年時間,太過匆匆,走馬觀花一般。如將時限延長至兩年或三年,內地醫護對香港醫療系統的貢獻將更大,也更有效率。其三,打破盲目的英文心結和偏見,在不用或較少用到英文的護士工作上,注重核心能力,而非一味的強調英文水平。香港醫療體制改革是牽涉甚廣的複雜工程,並非一蹴而就,循序漸進很重要,但既然已經邁出了步子,就應一鼓作氣,克服外部掣肘和心理顧慮,勇往直前。

(文:小丫)


分享至
weibo
facebook
twitter
0 條評論
請先登錄後再發表評論
這裡空空如也...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