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長陳茂波近日發表文章,分析了上半年本港私人消費開支的增長、以及零售、餐飲和旅遊業的表現,指出私人消費和訪港遊客帶動的旅遊收入是下半年香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文章還特別提出,要在短期內與業界合力搞活搞旺香港的夜市,為本港經濟復甦提供動力。
香港歷來是一個五光十色的“不夜城”,夜市傳統悠久。這次司長代表特區政府專門提出發展夜市經濟,正是希望以此為突破口,藉著香港旅遊業良好的基礎以及疫情後難得的恢復勢頭,進一步豐富本地居民的消費體驗,提升訪港旅客過夜消費的意願,推動旅遊業更加多元化、高增值、可持續的發展。筆者認為,特區政府要成功推動夜市經濟,在政策上要認真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首先,夜市經濟採用什麼形式?如果是短期或定期,在指定地點以“嘉年華”或特定主題的方式推出,則可參照之前的“開心香港”,以特定活動監管的模式,在人流暢旺、交通配套成熟的地點舉辦,達到短期刺激經濟的效果。但如果是長期舉辦夜市,政府的運營和監管模式都要做出較大變化。從選擇和批准夜市地址、發放流動餐飲牌照,到營業時間、環衛標準、交通配套和噪音控制等各個方面,都需要很仔細的規劃,這將會為特區政府跨部門的分工協作帶來不小的考驗,也是一次提升特區政府統籌協調能力的好機會。
第二,夜市經濟要包含什麼內容?夜市經濟對遊客的吸引力,主要依靠當地的特色和創意。香港周邊的熱點旅遊國家,特別是泰國、台灣和新加坡,它們的夜市經濟都十分發達,並且特色突出自成一格,可以為遊客提供吃、玩、買、休閒等一系列新鮮充實的旅行體驗。更不用說內地大小城市紅紅火火的夜市經濟,以性價比和豐富的選擇,吸引了大批港人疫情後北上消費。在這些成功案例面前,特區政府要找準本地夜市的定位,在相對於其他國家和地區並沒有價格優勢的前提下,為了突出本地夜市的特色,應該考慮通過政策引導和激勵,調整和增加夜市食物和貨品的種類,鼓勵更多具有本地文化、藝術和創意的商家進駐,增加體驗感和吸引力,為夜市經濟增值。
第三,夜市經濟怎樣與業界形成合力?司長文章提到搞好夜市經濟需要與業界合力。但獲得業界配合與支持的前提,要先處理好可能產生的利益衝突。例如夜市與餐廳晚市的競爭、對酒吧人流的影響、對流動小販的衝擊等。這些問題都與現行政策及業界利益息息相關,在制定夜市相關措施前,應該充分聽取業界意見,重點考慮如何將餅做大,讓業界取得雙贏。此外,由於夜市經營的特殊性,便利的交通對於夜市暢旺十分重要。特別是的士行業,一直因為拒載、加價、繞路等行為被遊客詬病,最近網上瘋傳的一段視頻更是揭露了香港的士業亂象。政府應藉此機會對的士業加強規管,一方面為夜市經濟做好交通配套,另一方面也維護和提升“香港旅遊”的品牌和口碑。
前段時間火遍全國的“淄博燒烤”,新華社的評論是,“淄博主打的是一個走心”。對於旅遊、餐飲業,以及其他服務行業,這是感動顧客的關鍵因素。特區政府推動發展夜市,證明十分重視提振香港經濟,希望以此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接下來的過程中,配套政策的設計和執行是否“走心”,獲得的不僅僅是訪港遊客的流量,也是本地業界和市民對香港經濟發展的信心。
(作者為法律博士、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