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時評|爆水管成家常便飯怎麼辦?
2025-06-04
月旦港事

2025年6月3日,牛頭角海濱道近鴻業街往觀塘方向有地底鹹水管爆裂,水柱約數層樓高,大量黃泥水淹浸路面,途經車輛要涉水而過。受事件影響,海濱道(往油塘方向)近鴻業街的部分行車線一度封閉。近來香港接二連三出現水管破裂事故,反映香港供水系統出現問題,當局需要加強監測和管理。

香港今年接連發生水管問題,涉及新界、九龍和港島。今年頭三個月,港島東區已發生8宗地底鹹水管爆喉事故,事故地點包括北角、鰂魚湧、小西灣及筲箕灣。4月5日,粉嶺公路上水方向近和合石,路邊工地有水管爆裂,水柱噴射打中駛經車輛。此外,粉嶺皇后山邨食水出現黑色沉澱物,水務署估計是喉管內剝落的物料。5月30日,油麻地衛理道近伊利沙伯醫院也都發生爆水管事故。5月31日,將軍澳的蓬萊路8號清水灣半島一期對開一條行人路爆水管。屯門最近一周內三度出現爆水管事故,地點分別在屯門公路、華都商場、三聖街。由此可見,香港的供水管網問題並非局限於一地一域。

政府需要設法加強管理供水管網,尤其是私人供水管網。近來進入夏季,霪雨霏霏,而香港山多令水壓較高,交通繁忙,供水管網面對的壓力很大。香港的供水管網由總長度達到8,784公里的水管組成,大部分埋在地下,規模龐大而複雜。水務署在2000-2015年進行全港性更換及維修計劃,2015年已大致完成更換及修復約3000公里老化水管,改善供水管網的健康狀態。政府水管滲漏率從2000年的25%下降到2024年的13.4%。然而,私人食水水管的滲漏率卻持續提升,從2021年的9.3%上升到2024年的11.6%。站在私人機構和物業管理公司的角度,供水管道維修工程在日間進行,會引致其交通受阻,夜間操作又有噪音擾民,若非水管爆裂,維修工程可免則免。但是一旦水管爆裂進行維修,又帶來更多困擾和投訴,身處兩難局面。因此,香港政府需要設法加強管理供水管網,尤其是私人食水水管。

政府可善用科技,加強供水管網的監測能力,及早安排預防維修。政府當在香港各區安裝智能水錶,監測各地水管的水壓和潛在風險,尤其是私人供水管網。此外,水務署當組建大數據模型和善用人工智能科技,將香港供水管網的使用年期、水管狀況、物料、過往爆裂或滲漏的記錄、周遭環境等數據納入其中,辨識已經老化而潛在爆裂風險的水管,評估水管爆裂或滲漏的風險和後果,提早做出預警,進而及早向相關私營機構發出「維修通知書」,更換或修復風險較高的水管。

再者,政府可善用區議會的地區工作網絡,緩解私人機構對於預防維修工程的顧慮。水務署當按照區議會分區,劃分相關數據,針對維修工程的地點和相關社區影響及早作出評估,進而提早通知區議會。政府在日間對私人供水管網進行預防維修前夕,區議會可通知仍在受影響的市民,並動員當地關愛隊,組織社區活動和安排,減輕維修工程導致交通受阻帶來的影響。藉此,政府可化解私人機構如物業管理公司的顧慮,積極跟進供水管網的預防維修,規避水管爆裂和老化的風險,維護市民福祉。

(文:劉鎮海 北區區議員)

*以上僅為專家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至
weibo
facebook
twitter
0 條評論
請先登錄後再發表評論
這裡空空如也...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