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積極研究推動夜經濟,有消息指,下周四(14日)會在西九文化區舉行「香港夜繽紛」啟動禮,多個組織在政府協助下於灣仔海濱舉辦夜市活動。筆者認為,大灣區正在形成新的消費圈,香港搞夜經濟應將格局打開,找準自己的差異化定位,最大程度發揮自身優勢,以文娛活動為主,走高端高質服務業的路線,而不是盲目複製深圳或長沙、淄博等網紅城市,大推低端地攤經濟。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今日(7日)透露,「香港夜繽紛」活動將以灣仔海濱夜市會為試點,而該夜市會將以小食為主,亦有乾貨及文娛活動。黃認為舉行夜市宜「靈活一啲」,可參考多年前的「大笪地」,「炒螺炒蜆」都得,最重要能吸引人流,「唔使吓吓都北上消費」。
若黃家和的話,傳達兩方面的信息:一是在形式上,灣仔海濱夜市會將很大機會是大笪地式的地攤小經濟,雖有文娛表演活動,但重在調節氣氛,是佐料而非主菜。二是目標群體是香港本地人,而非來港過夜旅客。三在目的上,以「香港夜繽紛」活動對沖、取代港人北上消費需求,簡言之,留客自肥。
筆者認為,如果香港夜經濟這麼搞,恐怕難以成功,原因是眼界格局太窄,只看樹木不見森林,沒有認識到大灣區新消費圈背後的必然性。據統計,剛剛過去的8月,港人北上的人次超過624萬,而內地遊客南下香港僅343萬人次。香港入境事務處發布數據,整個暑假期間,已有超過900萬人次港人入境深圳,平均每個香港人都來過深圳1.2次。過去內地人來港瘋狂購物的情景已經成為歷史,港人北上「反向消費」已成為新常態,灣區新消費圈正在形成。推動灣區新消費圈的因素,是兩地物價水平差距和深圳商品服務的提升,說白一點,主打一個便宜,港人到深圳用不到三分之一的錢,吃得更好,玩得更開心,獲得更好的服務體驗。香港可以複製深圳、長沙等城市地攤經濟的形式,卻無法複製低廉的價格,想要以此留住港人是不現實的。
香港重振消費,關鍵在於在灣區新消費圈中尋找自己差異化定位,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優勢。不要誇大魚蛋、螺蜆等小食的吸引力,這些無論是在港人還是內地人眼中,都是司空見慣,既留不住客,亦引不來客。香港夜經濟應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產品和服務,以高端、高質取勝。香港的一個獨特之處是,它是一個中西方文化的薈萃之處,無論是影視、藝術、流行娛樂、歌星名人匯演等,都有內地城市無法比擬之處,且更易產生商業價值。夜經濟應以文娛活動為主,能吸引港人出街,帶動市場人氣,提振消費。
(文:小丫)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