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時評|局部強化執法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引入記分制和兩級制是根本之策
2023-08-10
月旦港事

前世界小姐在港遇「黑的」事件持續引發關注,文旅局局長楊潤雄昨日(9日)強調,相信執法部門會採取行動打擊,希望不要被一小撮違法的士司機影響整個香港聲譽。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主任何志強今日(10日)表示,對濫收車資行為絕對不可容忍,認為政府要加強執法和罰則,嚴重時吊銷牌照,「唔希望一小撮人影響旅客對的士服務同對香港嘅形象。」

對於「黑的」問題,有兩個問題值得探討:一是濫收費、拒載等行為,到底是「一兩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還是「湯鍋裡有相當數量的老鼠屎」,就是偶發性還是普遍性的問題。對該問題的判定,關係到整治行動的規模及級別。政府和業界均將「黑的」界定為「一小撮司機的行為」,但在社交媒體上,網民對「黑的」卻怨聲載道。到底是政府與業界諱疾忌醫,還是網民「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這個問題需要釐清。

第二個問題是,湯被老鼠屎壞的程度如何。是僅僅讓人覺得反胃,可實際上撇出老鼠屎,不影響湯的質地,還是湯已經被完全污染,不能飲用了。前者是形象問題,「黑的」僅影響了香港旅遊之都的部分觀感,但不會影響旅客來港意向,給旅遊業造成實質性傷害。後者是「黑的」體驗太差,徹底耗盡了旅客再訪港的熱情。

筆者認為,香港的士亂收費、拒載問題,不只是「一兩顆老鼠屎」,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香港現在雖有交通條例,對濫收車資行進行監管。但一來,到底何種程度才能稱之為「濫」多有爭議。二來,香港本地人對的士行業亂像已見怪不怪,只要不是太離譜,只要矯正過來,多數是「得饒人處且饒人」。而旅客因未意識到被濫收費、對香港情況不熟悉、擔憂耽誤行程等多種因素,也會不了了之。三者,的士司機的收入並不高,行業內部管理對之多有縱容。因此,的士濫收費、拒載問題就在群體的「縱容」之中越來越嚴重。

「黑的」問題,有損香港旅遊業的形象,可若說旅客因幾十、上百元的的士費,而否定整個香港之旅,也有誇大之嫌。畢竟香港其他的交通工具,包括巴士、地鐵等,體驗不應太差,或可彌補不良觀感。但是也不能因此對「黑的」問題有所輕視。工會提出,在蘭桂坊、深圳灣口岸和尖沙咀廣東道等旅客雲集的區域強化執法。這當然是有針對性的必要措施,但卻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如今不少內地遊客來港, 遊玩消費方式已出現改變,不再只是在奢侈品店瘋狂掃貨,更傾向深度體驗遊,活動範圍覆蓋全港。香港執法力量有限,強化執法不可能遍地開花。因此,當局應在管理機制上尋求改變,扭轉的士行業的整體風氣。

今年4月份,政府曾提出,擬引入的士司機違例記分制和兩級制罰則,卻「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士司機違例記分制度」指的士司機如在兩年時間內,因觸犯違例罪行而被記滿15分或以上,法庭可取消他持有或領取的士駕駛執照的資格。兩級制罰則是對濫收車資、拒載、兜路、兜客,以及毁損、損壞及更改的士計程錶等6項性質較嚴重罪行,實施兩級制罰則。若的士司機首次觸犯這些罪行而被定罪時,罰則應維持在現行水平,即最高第3級罰款(10,000元)及監禁最多6個月。當的士司機第二次或隨後再次觸犯該些罪行而被定罪時,可處的最高刑罰應提升至第4級罰款(25,000元)及監禁12個月。如今「黑的」問題廣受關注,政府應直面問題,趁勢而為,推動記分制和兩級制落地。


分享至
weibo
facebook
twitter
0 條評論
請先登錄後再發表評論
這裡空空如也...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