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聞大歷史】印巴空戰,戰況驚人
2025-05-08
程鹤麟

(一)

印度跟巴基斯坦打起来了。

战况很惊人。

第一场空战,巴基斯坦0:6战胜印度。

5月7日,印度空军空袭了巴基斯坦境内9个地点,巴基斯坦反击。

什么结果呢?

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伊沙克·达尔在巴基斯坦国会公开表示,巴方使用了由中国制造的歼-10C战斗机对抗并击落印度空军的5架战机,其中包括3架法国造阵风战斗机,1架苏-30战机,1架米格-29战机。另外,印度1架“苍鹭”无人机也被击落。

这是法国造阵风战斗机第一次在实战中被击落。

而且是一次被击落3架。

而且是被中国造歼-10战机击落。

跟阵风战斗机一块儿坠毁的有:米卡中距空空导弹。

这表示,印度的阵风战斗机还没来得及射击,连作战态势都还没摆出来,就被击落了。

就好比,两人决斗,印度那位,枪还没拔出来,就被对方射杀了。

环球网报道说,阵风战机坠毁的地点,距离印度珀丁达空军基地只有20公里,等于是飞机刚起飞就被击落。

还有,阵风战机坠毁地点距离印巴边界有70公里。

西方媒体分析说,印度军机“是在异常遥远的距离遭到击落”。

中国有军迷说,中国歼-10CE安装的雷达,作用距离比法国阵风战机的雷达远了20~30公里。

中国军迷指出,中国给巴基斯坦配的是200公里射程的空空导弹,而法国给印度配的空空导弹射程仅100公里。

差距太大了。

(二)

这次印巴交战,起因是什么呢?

克什米尔。

话说,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分治之后,两国经过交战和交谈,巴基斯坦控制了五分之二的克什米尔,印度控制了五分之三。

但是他们双方都认为,整个克什米尔都应该归自己这一边。

为这克什米尔,他们先后打了三次印巴战争。

当地时间2025年4月22日的下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一个旅游风景区,来了几个枪手,他们向游客近距离开枪,造成至少26名游客死亡。

这谁干的呢?

很快,巴基斯坦一个名为“抵抗阵线”的组织在社交平台发布声明,说袭击是他们干的。

印度就要求巴基斯坦负起责任。

可是巴方说,巴基斯坦政府跟“抵抗阵线”没有关系。

几天之后,“抵抗阵线”又发布声明说,“抵抗阵线”跟枪击事件没有关系,前面那个声明是印度网络情报部门的“网络入侵所致”。

巴基斯坦政府就说,你瞧,事件是印度自导自演的“假旗行动”。

什么是“假旗行动”?就是自己干了坏事栽赃嫁祸给别人。

(三)

5月1日,社交媒体“电报”爆出了一个惊人消息。

“电报”披露了印度研究分析局(RAW)呈送给印度内阁秘书处的一份行动方案。这份行动方案显示,印度研究分析局策划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实施袭击并嫁祸给巴基斯坦。

消息人士说,印度国防情报局局长拉纳中将办公室是泄密源头。

这么重大的机密怎么会被泄露呢?

所以印度媒体就说了,这份文件是虚假的是巴基斯坦编造的。

不过,5月2日,印度《印刷报》披露,国防情报局局长拉纳中将被解除职务。

这下子,巴基斯坦的媒体来劲了,说拉纳被撤职,肯定跟机密文件泄露事件有关,网上那份机密文件肯定是真的没跑。

(四)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势同水火。

说起来,这都是“拜大英帝国之所赐”。

二战结束后,印度要求独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但是问题来了:印度教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矛盾太深,已经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

就是说,印度独立之前要先分家。

怎么分家呢?

英国末代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按宗教“分家”,这就是所谓的“蒙巴顿方案”。

“分家”,分的是国家,国家之间要有国界,那么国界要怎么画呢?

拿红蓝铅笔画呗。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国界,出自伦敦律师雷德克里夫之手。

雷德克里夫是当时伦敦有名的律师,曾出任过英国情报局局长,名气很响。

但是他从未踏足印度,对印度一无所知。

这刚好被英国政府视为一个重要优点。英国政府认为,雷德克里夫没有去过印度,就不会对任何一方有偏心眼,能够公正地进行边界划分。

印度那边厢,印度教的尼赫鲁和伊斯兰教的真纳,也因为这一点而欢迎雷德克里夫,相信他能不带偏见地完成任务。

雷德克里夫就依据1941年印度人口普查数据,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勾勒出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国界,史称“雷德克里夫线”。

这条线,穿过山野庄园农田房屋客厅厨房牛棚鸡圈,把原本完整的地块撕成了碎片。灾难就从这里开始了。

(五)

印巴冲突,美国不缺席,美国来搞事了。

4月30日,美国务卿鲁比奥分别打电话给印巴双方,呼吁双方“避免升级局势”。

可是5月1日,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跟印防长辛格通电话时,说的却是:美方“坚定支持印度的自卫权利和反恐斗争”。

这真是,美国居心叵测,印巴好自为之。


分享至
weibo
facebook
twitter
0 條評論
請先登錄後再發表評論
這裡空空如也...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