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午夜12點的鐘聲敲響之際,就將迎來今年的萬聖節。
萬聖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定在每年的10月31日。萬聖節的夜晚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萬聖節也被稱為“鬼節”。
與我們農曆七月開鬼門的傳説相似,古時的西方人認為,十月底的時候活人世界與死人世界之間的界限會變得模糊,因此死人的靈魂更容易進入活人世界。所以在十月的最後一天,人們會穿上奇裝異服遊行,藉此將門外的孤魂野鬼嚇跑。

這種行為藝術一直保留到今日,每逢萬聖夜的時候,人們就會打扮得鬼模鬼樣慶祝節日。小孩子則會穿上千奇百怪的化粧服,戴上面具,提着一盞南瓜燈走家串户索要糖果,再説一句“Trick or Treat”(給糖吃,不然就搗蛋)。
跨越時空的信
如果你給一個不存在的人寫了一封信,並在50年之後收到了回覆,不知你會不會覺得:鬧鬼了!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這樣的靈異事件引發的故事……先別急着退出,這是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

故事講述的是意大利某貴族女兒與另一家族兒子誠摯相愛,誓言相依,但因兩家世代為仇而遭到反對。女方因不願嫁給另一個貴族,喝藥假死想騙過家人,男方卻信以為真,拔劍自刎……
哎呀,拿錯劇本了。

▲威廉·莎士比亞名著《羅密歐與朱麗葉》
相信大多人都熟悉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悲劇愛情故事,許多少男少女都曾被兩人濃烈而真摯的感情所打動。
當中最經典的一幕莫過於羅密歐在朱麗葉家的陽台下向她求愛,於是朱麗葉家的陽台也隨着這部曠世愛情鉅作一起流傳了下來。陽台會已被各國導演以各種表演形式翻拍了很多遍。

▲《羅密歐與朱麗葉》法國音樂劇劇照
卡普雷提之家是意大利維羅納城裏的一座中世紀建築,如今也被人們熟知為——朱麗葉之家(Casa di Giulietta)。據説這裏曾是朱麗葉的居所。

朱麗葉之家曾經歸維羅納望族卡普雷提家族所有,朱麗葉即是卡普雷提家族的女兒。這是一幢建於13世紀的中世紀建築,有着高牆大院和圓形拱門,還有那個爬滿綠油油藤蔓的小陽台,似乎全世界的遊客到了維羅納都要親自去目睹一下它。
其實陽台求愛的橋段是莎翁用藝術手法勾勒出來的,原本朱麗葉之家的建築並沒有這個浪漫的陽台。但是隨着世界各地的人們追隨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慕名來到這裏,維羅納人乾脆根據莎翁劇中描述的樣子,在建築的後方建造出了一個紀念性的陽台。
陽台下方的庭院免費開放,上樓進入陽台則需5歐一人,商機無處不在。

但陽台的構建無疑讓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在這幢古建築下顯得更加完整立體,讓前來尋找真愛“朝聖”的人們滿足了好奇心。
走進朱麗葉之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故居牆壁上塗滿的各色各樣各種語言的塗鴉,也有小紙條和創可貼密密麻麻貼在牆上,寫滿了愛的名字與話語。

院內的正面豎立着一尊真人等高的朱麗葉青銅塑像,雕刻的人兒亭亭玉立,神色深情卻又略帶哀怨。

傳説一對情侶如果在朱麗葉之家的陽台擁吻就能長相廝守,而只要觸摸朱麗葉塑像的右胸就能找到真愛。如今朱麗葉塑像的右胸已經被遊客們摸得鋥光瓦亮,至於這個傳説是何時開始的,已經無人去追溯。
不少人在朱麗葉陽台下的石牆處許願、示愛、求婚,後來開始有人將紙條和信件放在石牆縫隙間,像是寄信一樣寄給朱麗葉,這個風俗便漸漸形成。管理景點的工作人員於是在石牆上打造了一個紅色的木信箱。

信箱與石牆縫隙每天都被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塞滿,一切關注愛情的,無論想講述愛情故事,表達心中愛意,訴説失戀之苦,或是思念戀人,尋求幫助等,都可以透過信件向“朱麗葉”一一傾訴。
而隨着信件的逐漸增加,回信人也應運而生。
維羅納的一羣志願者在當地成立了朱麗葉俱樂部(The Juliet Club),扮演起了朱麗葉的角色。他們會閲讀遊客們的信件,並挑選出一些,以朱麗葉的名義進行回信。
這些朱麗葉的代筆自稱為“朱麗葉的祕書”,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職位,每年平均回信給50000名來自不同國家為情所困的人。

俱樂部的資深主祕、同時也是專業翻譯Giovanna Tamassia説:“我們都會以朱麗葉的口吻親自回信,以她的角度回信有很大責任,因為寫給朱麗葉的信內容大多數都是傾訴禁忌、受長輩阻撓以及單思苦戀的愛情,表示現在還有很多像《羅密歐與朱麗葉》一樣的愛情,不受祝福而被迫拆散。'朱麗葉'代表雖受摧毀但心存永恆的愛,而且不受時空限制,所以多年來人們都會寄自己的心情故事給朱麗葉。”

如果你也有愛情心事想對朱麗葉吐露,不妨寫一封信給朱麗葉俱樂部吧?
地址是意大利維羅納,朱麗葉 收。(To Juliet Club Di Giulietta, Vicolo Santa Cecilia, Verona, Italy)
《給朱麗葉的信》
電影《給朱麗葉的信》就是根據朱麗葉俱樂部的故事改編而成,在意大利維羅納取景拍攝。導演蓋瑞·温尼克用一個美式的好萊塢故事,講述了一個遠在歐洲維羅納小城發生的愛情故事。

▲《給朱麗葉的信》鳳凰衞視電影台11月6日 21:15 / 11月7日 17:55播出
故事講述的是美國女孩蘇菲·霍爾(阿曼達·塞弗裏德 飾)與未婚夫維克多來到意大利的維羅納旅行。不過,為開餐館忙碌的維克多卻醉心於品嚐美食,對她疏於照顧,兩人感情因此矛盾叢生。
蘇菲閒逛時來到朱麗葉之家的許願牆下,發現很多人給朱麗葉寫信。她無意間發現有人收集朱麗葉之家牆上的信件,並跟隨他們發現了一個特殊的回信小組,蘇菲決定加入她們的隊伍。

她在收信時找到一封50年前的來信:克萊爾·史密斯(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飾)講述了一段與意大利人羅蘭佐留有遺憾的當年情。蘇菲用心地回了信。

沒想到,某天,老人的孫子查理(克里斯·艾根飾)找上門來。她這才瞭解,老人讀了她的信,決定重拾真愛。但查理覺得這很荒謬。
在爭執中,三個人共同踏上了尋愛之旅……引發了一連串的兩代人的浪漫故事,和一段從維羅納開始的意大利公路之旅。

這部電影的劇情有一點俗套,當看到職場情場失意的美國女人與善良卻愛唱反調的天降英國男人和他的奶奶一同出發尋找真愛的時候,大多人都能想象到結局會是兩對情人促成的佳話。這會是一個美好到不切實際的童話故事。
可即便能夠猜到劇情走向,當跟隨着他們一覽意大利靜謐美好的鄉間景緻,置身於南歐的地中海風情中時,當聽着他們説出質樸又美麗的情話時,你又會暫時放下理性的判斷去享受這段純真又浪漫的旅程。

蘇菲陪着克萊爾探訪了許多叫羅蘭佐的男人卻無果,最後在路過一片葡萄園的時候意外邂逅了當年的愛情。克萊爾和羅蘭佐決定再也不要放棄對方,舉辦了一場暮年婚禮。

這告訴我們:一定要取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這樣當別人找你的時候會方便很多。真愛是可以跨越時空的,它不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黯淡,卻會一直髮光發熱來照亮相愛之人前進的方向。無論你還是18歲,還是到了80歲,它都不會過期。

當克萊爾終於再次見到羅蘭佐時,她並沒有因為他的蒼蒼白髮與不似當年的容顏而感到厭倦,反之,怦然心動的感覺讓她彷彿又回到豆蔻年華。心底深處的摯愛對象,就是擁有這種魔力。

看到卡萊爾隔了50年才尋回的那份遺憾,無疑間也給予了情愫暗生的蘇菲和查理一些啟發。他們最終也放開了身份上的枷鎖,用一種更為積極的愛情表現方式奔赴對方。
蘇菲決定跟隨自己的心之所向,勇敢跨越地理隔閡追到英國尋愛;查理也終於放下彆扭的個性,向蘇菲表達自己的真心。沒有想到,當初蘇菲寄給克萊爾的回信,也詮釋了自己的愛情:
親愛的克萊爾:
“如果”和“怎麼樣”是兩個完全沒有威脅的詞語,但如果把他們放在一起,就會產生出強大的力量使你餘生都魂牽夢繞。
“如果這樣了,會怎麼樣?”“如果這樣了,會怎麼樣?”“如果這樣了,會怎麼樣?”
我不知道你的故事將如何結束,但如果你心中所牽掛的那個人是真愛,那麼它永遠都不會遲。如果他曾是真愛,那他現在依然是。你需要的僅僅只是勇氣,跟隨你的心,我不知道朱麗葉感受到的愛是怎麼樣的,是生死離別之愛,是遠渡重洋之愛?
但我願意相信如果我能感受到這樣的愛,我一定會鼓起勇氣將其緊緊握住。克萊爾,如果你曾經放手,我希望你有一天你可以重新鼓起勇氣緊緊握住你的愛。
——致以我全部的愛,朱麗葉
關於愛情,我們每個人也會像片中的兩對情侶一樣,有太多的疑惑和顧慮。沒在一起的時候想着追求被拒絕了怎麼辦,兩情相悦的時候擔心未來的日子怎麼辦……一直在腦內進行各種演算,卻忘記洞察真正的內心。
影片似乎就是想告訴我們,那些暗戀中的、曖昧中的、想表白的、偶然憶起曾經鍾愛的……只要你還有一份勇敢追求的衝勁,任何時間對真愛的追求都是值得的。勇敢追求後的遺憾都不叫遺憾。

這部電影會帶給你關於愛情最單純浪漫的美好。在經歷見識過許多稜角分明、矛盾不堪的現實愛情後,或許人們都願意在心中保留一片天地來品嚐這種童話般的甜蜜。
如果你也正在為愛感到痛苦煩惱,不妨給自己放個假,打開電視看看這部電影,跟着主人公們一同尋找浪漫的始祖朱麗葉,請她給你遵從本心、勇敢追愛的勇氣。

最後願所有小夥伴都可以遇到自己的真愛,相守一生!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