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29日宣佈,從本月31日開始,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在目前的百分之10汽車進口關稅之外,加徵最高百分之35.3的反補貼稅,總徵稅最高達到百分之45.3,為期五年。
新關稅生效後,歐盟和中國的談判仍將繼續,雙方於近期啟動新一輪技術性談判,協商解決方案。中國商務部回應指,對裁決結果不認同、不接受,已向世貿組織提出訴訟。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已就裁決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提出訴訟,中方將繼續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發言人指,中方始終主張通過對話磋商解決貿易爭端,也一直在為此做出最大努力。目前,雙方技術團隊正在進行新一階段磋商,希望歐方以建設性態度與中方共同推進,按照“務實、平衡”的原則,相互照顧核心關切,儘快達成雙方均可接受的解決方案。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30日主持例行記者會,在回答有關中歐關稅談判是否會達成解決方案的提問時,敦促歐方展現誠意和靈活性,避免貿易摩擦擴大升級。
中國機電商會對此表示,歐委會程序上嚴重缺乏透明度,未從根本上解決背離規則和以往實踐進行抽樣帶來的底層代表性問題,也未對歐盟產業損害指標進行客觀分析,因果關係依然存在錯誤認定,歐委會對本案作出的不公正不合理不客觀的認定,嚴重違反了世貿組織和歐盟反補貼相關規則。中國機電商會代表中國汽車行業表示非常遺憾。
此外,美國財政部周二發佈對華投資限制的最終規則,中國商務部表示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並保留採取措施的權利。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指出,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出台對華歧視性投資限制措施,是典型的非市場做法,又指美方限制措施涵蓋芯片、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等領域,與這些領域相關的絕大多數行業並不涉及國家安全,但都將受到美方禁令限制。
編輯:小陳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