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香港因產業較單一被新加坡反超
2023-05-21

香港與新加坡常被視為競爭對手,然而香港目前人均本地生產總值比新加坡低約四成。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21日接受鳳凰衛視訪問時表示,香港的發展基礎遠比新加坡深厚,只要聯同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發揮好各自的“比較優勢”,將能形成全世界最有競爭力的灣區,並且有望重新超越新加坡。

復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21日在香港舉行。 期間,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接受鳳凰衛視訪問。

他指香港作為自由經濟體,在80年代以前長期人均GDP比新加坡高近3成,而時至今日反比新加坡低40%,主要由於香港在經濟轉型過程中,本地製造業式微,只剩下金融服務、 轉口貿易和旅遊業,沒有和發展程度相當的新產業湧現。

而反觀與香港產業結構相似的新加坡, 在經濟轉型過程中,當地政府的角色及定位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學術及政策支持,發展了生物科技、製藥及電子科技等高新產業。

林毅夫:“新加坡為什麼逐漸從落後變成領先?我想主要是新加坡因為隨著經濟發展、收入水平提高、比較優勢變化。新加坡政府積極的因勢利導他的產業轉型升級,相對香港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少。”

林毅夫認為香港若想重新恢復領先地位,可參考新加坡的成功經驗,除了要支持本地高端製造業,也要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協同發展,利用好大灣區製造業強項,發揮好各自的“比較優勢”。

林毅夫:“資本是香港的優勢,香港八所大學研究能力很強,在世界領先,在研發能力方面是香港優勢。現在資本密集製造業,他是需要比較大的區域一體化。正好香港旁邊就有全世界最強的製造業基地,結合灣區九個城市優勢形成全世界最有競爭的一個灣區。” 

林毅夫相信,通過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各市的“比較優勢”形成“競爭優勢”,提高區域生產及收入水平,在國內國際市場成為新的增長動力源,香港也望重新超越新加坡,在國家民族復興及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起到引領作用。


分享至
weibo
facebook
twitter
0 條評論
請先登錄後再發表評論
這裡空空如也...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