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時評|政府動用公帑包攬 有越俎代庖之嫌
2023-08-09
月旦港事

郵輪重臨本港,大批旅客排長龍等車,啟德郵輪碼頭被批評交通配套不足。政府昨日(8日)出手,推出向的士派發石油券、增設免費巴士等五項措施,今日(9日)便取得立竿見影效果。但接駁問題,不全因公共交通配套不足,亦是碼頭運營商不作為所致。政府動用公帑大包大攬,有越俎代庖之嫌。政府的精力,應放在如何活化碼頭,將之建成旅遊樞紐,而非在細末安排上與運營商角力。

平心而論,啟德郵輪碼頭的公共交通配套不足,政府確實有一定的責任,但將近來旅客滯留問題,全數歸咎於政府是不公允的,更多是因碼頭運營商不作為所致。郵輪付費在碼頭停靠,碼頭運營商除了提供上下客,亦應提供接駁服務。即使政府未安排公共巴士線路,碼頭運營商亦應千方百計地保證旅客能順暢地離開。碼頭運營商對郵輪何時到港、有多少旅客等信息均有掌握,完全可以預早準備接駁交通工具,例如包車巴士,這並不是難事。但現實是碼頭運營商卻作壁上觀,一邊眼睜睜地看著旅客煩躁地大排場龍候車,一邊指責政府未有安排交通配套。這恐怕是為了「燒熱了灶好做飯」,激化輿論,增加談判砝碼,逼迫政府出手救場。

在輿論醞釀了一周後,政府昨日(8日)終於出手,推出五招解決接駁問題,包括增設免費巴士線及穿梭巴士往返碼頭、啟德港鐵站和熱門旅遊地點,向抵達碼頭的士司機派50元石油券、運營商與的士界發放候車信息、發放如何用八達通等資訊。該措施效果立竿見影,據報今日(9日)免費巴士運行良好,登岸旅客搭乘順暢離開碼頭。不過該措施有兩個問題:一是有浪費公帑之嫌。從其他碼頭、口岸、機場等抵港旅客搭乘接駁交通需自費,啟德碼頭的接駁巴士費用,卻要用公帑支付,有失公平。且相信郵輪旅客多「不差錢」,提供免費巴士沒有必要。二是有越俎代庖之嫌。政府安排公共巴士線路是應有之義,但往返熱門旅遊景點的穿梭巴士,通常是由運營商而非政府來負責。另外兩項措施:碼頭運營商與的士界發放候車信息、發放如何用八達通等資訊等,這是運營商與相關行業合作的細節安排、以及本就應主動向旅客提供的基本服務,如今卻要政府跨部門會商、與運營商一再溝通協調之後,作為核心措施推出,真是不可思議。政府來安排細枝末節的運營工作,還要碼頭運營商何用?

政府出手,以公帑和行政力推動解決接駁問題,效果立現,但要借由啟德動郵輪碼頭將香港建成亞洲郵輪中心,就必須迫使運營方主動積極作為,政府自身亦應當從更大的圖景著眼,重新檢視碼頭定位,全面規劃附近土地用途、建設及旅遊配套等,將碼頭真正活化起來。


分享至
weibo
facebook
twitter
0 條評論
請先登錄後再發表評論
這裡空空如也...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