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黃偉芬:神十四乘組工作很好 處理很多新情況
2022-12-04

神舟十四號乘組三名航天員陳冬、 劉洋、 蔡旭哲完成在軌駐留工作半年,在4日晚8時左右返回東風著陸場。中國載人航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接受專訪,評價神十四乘組完成任務情況非常好,處理了一些沒有預想到的新情況。她透露,第三批航天員將從神舟十六號開始執行飛天任務。

神舟十四號乘組陳冬、劉洋、蔡旭哲在軌工作6個月,經歷空間站9種組合體構型、5次交會對接、3次分離撤離、2次轉位任務、三次出艙。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用“非常好”形容神舟十四號乘組的任務完成情況。

黃偉芬:“一直夸他們是勞模。因為狀態每次變化所帶來的空間站本身各種各樣的整理、測試、狀態、包括物資清點等等,這些工作量是巨大,他們完成得非常好。他們還會面對很多突發的,比如說臨時增加的一些工作、一些突發事件的處置等,他們在面對新的任務和一些要處置的情況的時候,都處置的完成得非常好。”

黃偉芬:“有的操作,在地面是沒有經過訓練的,比如說空間應用系統、一些實驗。通過在在軌空間站失重情況、危重的情況下,航天員真實的操作后,才發現原來他們有沒有認識到的地方。於是,他們就提出來,希望航天員幫他們做一個實驗幫忙清理等等。這些都是在地面沒有做過訓練的,但是航天員完成的非常好。空間應用系統的老總也專門跟我說,你們的航天員太棒了,能力太強了,完成得非常的好。他們沒有想到能做得這么好,這個就是我們訓練有素航天員的體現。”

鳳凰衛視記者 霍偉偉:“現在空間站馬上進入到的是一個運營的階段,這個階段的話是不是這種問題會越來越多,會針對性的對航天員做哪些訓練?”

黃偉芬:“未來去飛行的航天員面對的已經是建造完整的三艙構型的,還有三艙兩船等等比較大的最大構型組合體狀態。他面對這么龐大的一個復雜的航天器,運行管理本身的工作量就非常大的,還要做大量的科學實驗等一系列工作,這類工作都需要航天員掌握大量的知識和各種各樣的技能。對他們的知識儲備的深度和廣度,以及技能方面的能力都會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他的知識儲備和能力的提升是最重要的。這樣,當他面對一個新任務的時候,他才能夠很好的運用他所掌握的知識、技能和能力,去解決一個個新的問題。”

黃偉芬:“同時我們也要加強故障這方面的訓練。因為飛行時間長了,航天器的構型又非常復雜,出問題的概率會增加。隨著航天器的在軌運行時間越長,有的設備可能會到了壽命,那么這些方面出問題的概率就會增加,所以對航天員未來的應急故障處置能力的訓練是要加強的。”

霍偉偉:“第三批航天員,他們的基本性訓練是已經結束了,已經有一些航天員開始針對性的執行任務的訓練,具體大概會在什么時間執行任務,他們整體的表現如何?”

黃偉芬:“我們第三批航天員有三類,除了我們從空軍飛行員中選出的航天駕駛員之外,我們也從跟航空航天相關的科技人員中選拔了航天飛行工程師,以及在科學家中選了載荷專家。那么這三批航天員,他們的知識儲備、各種專業的素養和能力是很強的。我們在短時間內對他們進行了全面的訓練,從目前來看,他們的進步非常大。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選他們來的時候,做的操縱耐力的選拔是6個g,就是胸背相等是6個g,但是我們經過一年的訓練,他們已經全部通過了8個g。”

霍偉偉:“包括載荷專家?”

黃偉芬:“對,包括載荷專家,全體18名航天員都通過了正胸背向8個g的耐力的訓練。所以從身體的素質和這些方面來講,他們已經達到了到空間站執行任務的身體的這種條件。接下來的就是要對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這些方面要進一步的進行強化的訓練。所以我們在未來的16、17任務中,我們一定會看到第三批航天員的身影。”

黃偉芬表示,未來會根據每次任務特征安排乘組。在被問到是否會優先安排載荷專家執行飛行任務時,黃偉芬說,現階段進行的科學實驗,無論是航天駕駛員、工程師還是載荷專家,經過充分訓練都能夠完成。


分享至
weibo
facebook
twitter
0 條評論
請先登錄後再發表評論
這裡空空如也...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