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空或賣空,再次成為近期的網絡熱詞,這一在海外發達國家證券市場普遍實施的一種成熟交易制度,讓不少公司談“空”色變,究竟什麼是做空,海外又有哪些以此為生的專業做空機構,他們利用怎樣的操作手法達到目的,輿論對此又如何看待?本文將整合國內外相關信息,做一個簡單梳理。
什麽是做空?
“做空又稱空頭、沽空、賣空,是股票、期貨領域的一個專業名詞,是指股票期貨市場常見的一種操作方式,操作為預期股票期貨市場會有下跌趨勢,操作者將手中籌碼按市價賣出,等股票期貨下跌之後再買入,賺取中間差價。”那什麽又是做空機構呢?整體來講,市場上一些知名做空機構,用特別的調查方式以及手段對某一上市公司提出指控,然後從券商處借來大量股票,在股價下跌到一定量時大批量賣出,然後把股票還給券商,以此賣高買低的差價即為利潤。

有哪些著名做空機構?
目前,比較著名的做空機構有渾水(Muddy Waters)、香櫞(Citron)、格勞克斯(Glaucus)、哥譚市(Gotham City)以及匿名分析(Anonymous Analytics)等。
渾水
根據公司官網(Muddy Water Research)資料,渾水研究是2010年6月成立的一個美國匿名調查機構,主要針對中國公司發布“做空報告”。渾水創始人Carson Block畢業於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助攻金融輔修中文,後來取得芝加哥肯特法學院的法學學位,他自己稱從12歲起一直懷抱中國“淘金夢”,“渾水”名稱也源自中國成語“渾水摸魚”。過去十年,渾水曾多次狙擊、做空中國企業,包括近期的瑞幸咖啡,往往令相關公司股價大跌,甚至最終退市。

香櫞研究
根據香櫞官網(Citron Research)資料,香櫞成立於2001年,成立以來,已發佈數百份做空報告,其創辦人、猶太人安德魯·萊福特Andrew Left,被稱為香櫞背後的傳奇大空頭。就在今年2月,萊福特稱他已經重新開始做空特斯拉的股票,在接受採訪時,他將特斯拉的漲勢比作華爾街的賭場,“這顯然是電腦帶來的漲勢,不是對這家公司應有估值的反映”,因此再次開始大舉做空。除了做空美國公司,香櫞同樣曾經對不少中國上市公司進行做空和狙擊。

格勞克斯
格勞克斯的名字來自於Glaucus Atlanticus,意為藍龍。格勞克斯研究機構稱,要向藍龍學習,做一隻金融海洋裡的藍龍,協助投資者暢遊投資領域。有媒體統計,Glaucus自2011年以來16次出手沽空中概股公司,僅4家公司“幸存”,命中率高達75%。其中,最有名的戰役要數2016年沽空港股公司德普科技,導致公司兩天跌達94%,市值蒸發了140余億港元,並隨後觸發香港多只股票“跳崖式”下跌。

哥譚市
哥譚市是一家美國做空機構,該機構經常會發布一些針對性的研究報告,曝光美國、香港特定上市公司的內幕情況,因其哥譚的名字與漫威超級英雄“蝙蝠俠”的故鄉哥譚市(Gotham City)相同,享有“金融界蝙蝠俠”的名號。2014年4月,公司攻擊英國科技公司Quindell,令其股價單日大跌近四成,行政總裁更因而辭職;後又揭露西班牙WiFi企業Gowex存在欺詐行為,該公司隨後宣布破產。

匿名分析
“請叫我們‘匿名分析’,我們從來不用個體的名字。”匿名分析通過匿名的方式,刻意為自己披上神秘的面紗。有人說,匿名分析是一個更大的叫做“匿名”(Anonymous)組織的分支機構。《媒體》將它稱為一個鬆散的黑客行動組織:沒有正式的成員名單,他們聯手從事惡作劇、抗議或各種形式的非暴力反抗。

做空機構的手段和方式是什麽?
以渾水為例,為何渾水公司做空的成功率如此之高?他們的方式是什麽?首先,渾水的資料查閱範圍十分廣泛,這裡的資料查閱不僅僅指公司的招股說明書、財務報告,還包括官方網站、媒體報道、官方博客、政府門戶網站、第三方投資機構報告等,並且渾水還會深入的進行實地調研,渾水的調研工作非常細致,調研周期往往持續很久。“調研的形式包括但不限於電話訪談、當面交流和實地觀察,調研對象則不僅局限於標的公司本身,還包括標的公司的供應商、客戶、同行業競爭對手。”其次,渾水還非常在意一些行業專家的意見,請教行業內的專家有利於加深對行業的理解。該行業的特性、正常毛利率、某種型號的生產設備市場價格,從行業專家處得到的信息效率更快、可信度更高。最後,在整個調研過程中,渾水常會根據實際調研的結果來評估公司的價值。渾水亦善於通過供應商、客戶、競爭對手以及行業專家提供的信息來判斷整個行業的情況,然後根據相關數據估算上市公司真實的業務情況。

做空機構有哪些爭議?
面對如此多的做空機構,業界對他們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有人認為做空機制的好處有很多,首先,做空報告可以引起銀行高度重視,會促使其通過審計調查了解企業生產經營、資金鏈等方面風險點,有利於控制貸款風險。其次,做空增加了投資者表達對股價觀點的工具,增加了投資策略選擇。同時,做空有利於改善市場流動性、促進價格發現。另外,做空有利於制衡單邊交易,糾正過高估值。
但也有不同觀點,一些人認為一些做空機構為了達到盈利目的,也可能不擇手段發佈虛假信息,促使市場非理性下跌,由此導致謠言滋生或蔓延。為此,對於一個金融市場,要防止此類非理性和正常做空事件發生,並且充分發揮做空機制對市場的積極影響,需要不斷改進制度建設:
1. 完善賣空制度,增加賣空制度的應用範圍及應用方式
2. 不斷完善市場監管制度,及時發現並控制風險
3. 完善市場信息披露,防止惡意市場操縱
4. 加強投資者教育,倡導理性投資
凡事都是雙刃劍,尤其在黑天鵝事件日增的金融市場,今年因疫情造成的各國股市熔斷歷史性爆發,各國政府也陸續推出規定限制做空,對於做空和專業做空機構究竟應該怎麼看待,需要有更具歷史、大局、理性眼光。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