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在香港生活過的人,疫情期間都收到過這樣聲稱是衛生署的來電。你選擇繼續通話?還是馬上掛斷?
一位從內地來港讀書的學生,選擇了繼續通話,差點因此損失60萬港元。
內地來港學生:“說我的安心出行行程與某陽性人員重合,要我去隔離,我先是回絕了,因為我並沒有這樣的行程,然後接下來他又給我打來電話,說那麼可能是你的電話信息被盜用了,這一想就有點不太對勁。”
曾Sir:“很多時候內地留學生,剛剛來到香港讀書,基本上沒有時間去接觸我們香港的新聞資訊,當他們接收到一些政府機構的電話,尤其是衛生署,他們一聽到說他們違反了一些防疫規定,他們就會很害怕。”
內地來港學生:“後來到快要輸賬號密碼的時候,我和詐騙人員的通訊突然斷了,我才得以有時間聯繫這邊的警方,說我可能接到了疑似詐騙電話,當時我還不太確定,被騙得已經有點失去理智。”
曾Sir:“2022年,警方全年共接獲2831宗電話詐騙舉報,涉及騙款高達10億7千多萬港元。”
內地來港學生:“曾警官馬上告訴我說這是詐騙,需要馬上斷絕跟騙子的關係,並且看有沒有金額損失,很不幸如果被騙的話,可能會有60萬港元左右的損失。”
香港電話詐騙案件數量近年急步上升,初來港的內地生也成為受害者。除了“網戀投資”、“求職騙案”等常見詐騙手段,騙徒還通過假冒政府職員、或是發送“包裹派送失敗”的短信,騙取身份證、銀行賬戶等個人資料,再取走大量金錢。
為了提高內地生的防騙意識,香港警務處東九龍總區防止罪案辦公室與大學緊密合作,除了在校內外各處張貼防騙海報、定期舉辦防騙講座,警方還從2021年起在微信設立“港漂報案室”群組,即時分享及傳遞最新的防騙資訊。
在港內地生:“微信群組目前能覆蓋到兩千多個人左右,裡面有內地學生和內地學生的家長,有了這個群,我們就可以在群裡問,這是不是一個詐騙的方式?是不是又是一種新的詐騙(手段)?就能及時制止這些事情發生,也能避免很多很多的損失。”
在港內地生:“其實我們剛來香港的時候,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該怎麼去報案,也覺得香港警方離我們特別遙遠,有這樣一個微信群組的途徑以後,我們都覺得非常安心。”
曾Sir:“從2021年10月建立這個港漂微信群組開始,我們警方已經陸續收到超過900個查詢。我們阻截了大約10宗懷疑騙案,騙款高達1200多萬港元。現在學生受詐騙的數字越來越低,這也是我們看到‘港漂報案室’群組的成效。”
警方表示,將密切留意犯罪集團的最新詐騙手法,以作出相應的防騙宣傳。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