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時評|“安心出行”是否實名不是關鍵
2022-07-14
月旦港事

為更加精準的開展防疫工作,醫務衛生局計劃「安心出行」推出「紅黃綠碼」制度,以方便當局追蹤限制確診者以及需要接受居家隔離人士。然而有社會聲音就擔心「安心出行」實名制會影響個人私隱,又有聲音質疑有關措施的執法成本較高云云。事實上,「安心出行」是否實名制並不是重點,社會應該聚焦的,也非執法資源以及所謂私隱,而是如何通過「安心出行」協助提升防疫精準度。

防疫以及通關是本屆特區政府上任之後所面臨的最緊迫,亦是最為棘手的問題。儘管表面上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沒有具體闡述防疫方向,但可以從其上任之後,計劃推出「紅黃綠碼」制度就可以得出,他希望走一條精準防疫的道路。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不增加內地防疫壓力的前提下,達到逐步與內地和境外通關的目的。

內地的防疫經驗告訴我們,如果要做到精準防疫,前提就是需要有一個類似「健康碼」的制度,從而能夠根據人群的不同風險程度,降低不同人群交叉感染的風險。因此,當局計劃在「安心出行」上推出「紅黃綠碼」的制度是完全正確的,亦是建立在科學防疫的基礎之上。

不過,就有聲音質疑推出「紅黃綠碼」的成效,更質疑「安心出行」實名制若有追蹤功能會影響個人私隱。事實上,有關的討論或者說是質疑,自從「安心出行」推出以來就一直存在。但這些質疑,這些討論,永遠只是停留在質疑和討論,卻提不出任何具有建設性的建議。其結果就導致,在當局查找病毒傳播鏈的時候,「安心出行」的效用被大大地弱化,大打折扣。

過去兩年多的防疫告訴我們,抗擊疫情需要果斷和科學。社會各界不應該糾纏在「安心出行」是否有追蹤功能,是否是實名制,而是要聚焦在「安心出行」是否能夠有效的協助防疫抗疫。因為只要這樣,社會才能做到精準抗疫,有效劃分人群,從而降低病毒傳播的幾率,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早日達至更大的「自由」,即與外地通關。


分享至
weibo
facebook
twitter
0 條評論
請先登錄後再發表評論
這裡空空如也...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