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時評|香港經濟韌性足夠 關稅戰要保持冷靜
2025-04-11
月旦港事

美國挑起關稅戰,向幾乎所有貿易夥伴徵收所謂對等關稅。香港作為開放型經濟體,不可避免會受到衝擊。不過,我們亦不需要過度的悲觀,對於經濟系統一向開放自由且低稅率的香港來說,若能夠利用好這次的危機,興許亦能從中挖掘更多的市場機會。

面對美國發起的關稅戰,儘管目前有些經濟體已經屈服於美國,但長遠而言,關稅戰將會讓美國脫鉤於整個世界的經濟貿易。從另外一個方面說,這也是香港可以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同美國以外的經濟體合作的機會。

有評論認為,美國加徵對中國的稅收是要同中國的經濟脫鉤。但事實上,鑒於目前中國的經濟實力以及龐大的消費市場,同中國脫鉤就是同世界脫鉤。那些屈服於美國的經濟體,不會放棄同中國的經貿往來。對於香港而言,就應當藉此機會,發揮自身所長,服務國家所需。憑藉自由開放經濟體系的優勢,主動加強同國際交往的合作,在國家開拓雙邊貿易關係和區域貿易關係的過程當中,發揮自身制度、專業以及金融等優勢。

與此同時,我們亦要冷靜的看到,自從美國發起關稅戰之後,儘管香港的股票市場出現較大的波動,但是港元匯率仍維持強勁的態勢,各類金融體系交易運行穩健,顯示出極強的韌性。港匯的強勁,意味著香港對於境外資金來說依舊具有足夠的吸引力,在面對美國政府如今朝令夕改,政策漂浮不定,決策圈情緒化等無法預測的局面,香港的金融業要抓住資本分散投資的需求,主動對外尋求避險資金到港落地。

美國當局最大的確定性就是特朗普的不確定性。過去一周,特朗普的政策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說辭,造成金融市場極大的不穩。目前最大的風險還不是貿易本身,而是要時刻關注金融市場的波動。因為,特朗普發起關稅戰的目的是為了改善美國的逆差,說到底就是要解決美國的債務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關稅戰的底層核心是美國債務,即美債問題,這必然會造成金融市場的極大波動,這是香港必須注意的。

從某種程度來說,關稅戰考驗著經濟體的韌性。與新加坡不同的是,香港有背靠國家的優勢,身後是龐大的經濟復地。儘管如此,特區政府面對多變的經濟形勢,必須保持高度警惕的狀態,並要未雨綢繆,對當前的形勢做好各種預案準備,要提前準備好應對經濟波動的手段和彈藥。

(文:蔣巍 時事評論員)


分享至
weibo
facebook
twitter
0 條評論
請先登錄後再發表評論
這裡空空如也...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