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冊|黃進達:盂蘭「盛事」應發揚
2023-09-15
月旦港事

不少人將盂蘭節聯想成陰森恐怖的鬼節,廣東地方老生常談「農曆七月」不宜夜行,這是結合了民俗與民間信仰的講法,因為傳統上中元節與盂蘭盆節乃祭祖的四大節慶之一。民間信仰中,華人會於農曆七月祭祀孤魂野鬼,香港也有很多人會在此時「燒街衣」。在筆者看來,盂蘭節具有非常優良、綜合元素的文化傳承,社會應該嘗試從文化保育角度觀之,將其文化信息向更多的青少年推廣。

目連救母:向所有人講「孝」的故事

以訛傳訛,又牽涉到玄秘的鬼神傳說,不少人聽到盂蘭節及盂蘭勝會都意會為鬼節。而正統上,盂蘭勝會的本質與意義並非如此。源於西晉時期(266-313)佛教譯經師竺法護翻譯的《佛說盂蘭盆經》,經文主要講述佛陀弟子大目犍連(目連)往地獄救母之事。目連母親在世時造了殺生等不善之業,死後墮進餓鬼道。神通第一的目連不忍母親受苦,於農曆七月十五日,以百味飲食供養三寶,最終其母終於得脫離餓鬼之苦,往生天界。千年以來,佛教信眾每年於農曆七月十五,都依照目連救母的故事舉辦盂蘭勝會,期間民眾所做的主要是祭祖活動,作用是宣揚孝德,以及報答父母乳哺、劬勞之恩,這可算是民間的孝道節日。

 盂蘭勝會在香港:特色與意義

及至香港,幾次的內地人口遷入,特別是祖籍潮州、海豐、陸豐、鶴佬等聚居於銅鑼灣、上環、西營盤、深水埗、尖沙咀的人士,將在家鄉流行的盂蘭習俗一併落戶香港,因此盂蘭勝會同時成為了聯繫同鄉感情、紀念祖先和超渡孤魂的文化綜合體。盂蘭勝會積累至今,每年香港島、九龍、新界各區60多場分別由不同團體發起和舉辦,並因其與香港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影響深遠,「香港潮人盂蘭勝會」於2011年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因應不用地區與主辦方的能力與習慣,各處盂蘭勝會的規模、裝飾、祭品、宗教儀式等會因人力、財力、社群籍貫、社區環境而有所不同,潮州人採用佛教儀式,而廣府人和海陸豐人採用道教儀式。不過,大部份醮會的組成部分都有以三個主題:請神、神功戲及派米。會場中,勝會以長竹掛起燈籠幡,意義在於為孤魂引路,請來領受香火貢品;會場也會頌經幫助鬼魂超渡。這種沒有血緣關係、超越生死的布施,其實是大愛的表現。盂蘭勝會派發「平安米」,布施者既能為先人積德,貧富者又能領受福利,滿足生活所需,一切出於善心善行。

 另一方面,勝會所設的「天地父母棚」,照字面解釋,分別是指天、地、父和母。在潮州式的民信中,在凡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父母恩情也與天地看齊。而且萬事萬物都是由「天地父母」化育而成。「天」為「天公」,與民間信仰的玉皇大帝連繫起來;至於土地,則像母親哺育嬰兒一樣,給人類帶來食物和生命所需,他們稱之為「地母」。筆者更認為由近及遠的傳統孝道精神,應向青年學生多作宣揚。

應普及盂蘭盛事與文化

不少市民對盂蘭勝會認知不深,對於盂蘭文化仍停留在拜祭亡魂層面,略有小學而大遺之憾。筆者認為當局應該對於包括盂蘭節在內的傳統文化加以普及,比如鼓勵社區團體亦可組織文化考察,讓區內居民了解,互相尊重與包容。在教育系統中,當局可以在公民及社會科的內容中對於此類經典又與香港非遺習俗予以基本介紹;學校也可以夥同文教機構,安排學生甚至組織家長和學生親子一同在現場考察,在引導下正確認識盂蘭節的傳統文化,並計算在其他學習經歷的時數當中。

(本文作者為黃進達,經民聯旅遊事務委員會主席,香港菁英會副主席,重慶市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委員)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分享至
weibo
facebook
twitter
0 條評論
請先登錄後再發表評論
這裡空空如也...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