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燭談|蔣巍:可以吃上「魚翅撈飯」的關鍵是什麼?
2023-08-28
月旦港事

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騰飛,資產價格上漲,市民口袋有錢,以魚翅拌飯或者佐飯這種奢侈的吃法來應付三餐,逐漸的,“魚翅撈飯”就成為形容香港經濟繁榮的一種代名詞。“魚翅撈飯”靠的是什麼,說到底就是資產價格的上漲,再說白一些,就是靠股市樓市的暢旺。如何刺激股市和樓市,是當前決定我們能否吃上“魚翅撈飯”的關鍵。

李嘉誠在油塘的新樓盤所謂減價銷售引起全港關注。事實上,如果仔細分析樓盤周邊環境以及樓盤附近二手樓的價格來說,該樓盤實際是貼合市價發售,並非低於市價。所謂的劈價銷售不過是地產中介的銷售手段罷了。但這個樓盤引起的兩個現象是值得留意的:一是樓盤超額認購,超額認購創下歷史記錄;二是開發商包裝“劈價”的銷售方式,祭出飢餓銷售法。

上述兩種現象其實是矛盾的,更重要是從側面反映目前用家和賣家的心態。從樓盤超購的盛況來說,反映出香港市民仍具有剛性的需求和購買力。而從開放式的飢餓銷售方式,反映出開放商希望盡快讓資金回籠的經營策略,背後反映出開放商對樓市前景的悲觀看法。一方面是擁有剛性的需求,一方面是對樓市前景的悲觀看法,兩者是矛盾的,但卻又合理。造成這一矛盾的原因就是目前當局對於樓市調控的政策。

作為一個前幾年置業的業主,筆者也算是了解香港的樓市。與當年亞洲金融風暴不同,香港的業主擁有雄厚的購買力。這主要是由於在過去十幾年,香港樓市騰飛,不少老業主早就供完樓,並因為資產價格的騰飛和置換而大賺了一筆,購買力比較強。另外一方面,香港的金融系統對於業主置業的能力有多重的風險管控,確保樓市和金融體系的安全。

截止2023年,全港私人住宅整體空置率為5.4萬個單位,空置率是4.4%,儘管該空置率是12年新高,但和很多地方相比,是一個較低的空置率水平,反映香港依舊是一個人多房少,剛需較強的樓市格局。這就不難理解為何上述樓盤在目前低迷的市道推出,仍有會錄得超購的現象。

明明市場有剛需,開放商卻需要劈價銷售,這種悲觀的心態一方面是因為經濟低迷,但更多的是因為當局在經濟低迷的情況,還要進行樓市調控的無奈。

香港就是一個靠炒賣起家的城市,很多人的發家致富,向上流動就是靠不停的炒賣資產。不過,目前對於樓市的調控限制了資產的流動,降低了投資的信心,從而阻礙了經濟復甦。我們不得不面對現實,股市也好,樓市也罷,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這兩個是香港經濟發展的基本。儘管我們確實要發展多元化的經濟,然而,在目前環境經濟低迷的時候,保住股市和樓市才是穩定經濟的基礎,穩定經濟也才能夠在未來擁有改革的底氣。樓市辣招不應當成為政治話題,在當前經濟低迷的時局之下,是時候拿出來認真討論了。

(文:蔣巍 時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分享至
weibo
facebook
twitter
0 條評論
請先登錄後再發表評論
這裡空空如也...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