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港人北上消費已成常態,有業界指對本地商家的生意造成影響。不過,港府統計顯示,香港居民前往內地的旅遊次數已恢復至疫情前水準,但境外消費占比與疫情前相若,顯示北上消費並未顯著影響本地消費。中文大學經濟系主任宋錚團隊通過分析政府數據及AlipayHK交易發現,港人內地消費從大灣區(如深圳、廣州)擴展至低線城市(如中山、江門)及更遠地區(如重慶、長沙),反映跨境消費市場日趨一體化。
研究發現,港人在內地的消費以服務業為主(占近50%),尤其是健康美容、按摩等生活服務,零售僅占28%。而經常北上的用戶在香港的消費仍集中在零售(58%)和餐飲(29%)。宋錚指出,北上消費以服務為主,建議港府關注本地服務業壓力,協助從業者轉型。
他估算,港人去年北上消費總額超500億港元,但本地消費未見明顯下降,認為“北上潮”屬消費回歸而非經濟挑戰,內地高性價比選擇反而提升港人福祉。香港消費市道低迷需從其他因素尋找原因。
#街坊熱議💬:帶你了解民生各事
【HongKongV】
Instagram: @hongkongv
Threads: @hongkongv
Facebook:香港V
YouTube:香港V
TikTok: @hongkongv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