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多項有關房屋及土地措施,包括新界北的規劃方案中,建設佔地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會區”及跨境運輸規劃,以形成“雙城三圈”的空間格局,讓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本屆政府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將香港北部建設為面積約300平方公里的都會區。北部都會區包括元朗區和北區,涵蓋天水圍、粉嶺、上水等現有新市鎮,並覆蓋由西至東的深港口岸經濟帶及更縱深的腹地,希望形成“雙城三圈”的空間格局。當局將探討興建多個連接深港跨境口岸鐵路,包括重提港深西部鐵路,將規劃中的北環線延伸至新皇崗口岸等。發展完成後,總住宅單位數目將達約最多92萬6千個,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而都會區內的職位數目也將增至約65萬個,包括15萬個創科產業的相關職位。
林鄭月娥:“將盡享港深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的紅利,幫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北部都會區將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並營造城市與鄉郊結合發展與保育並存的獨特都會景觀。”
施政報告同時提出,會多管齊下增加房屋及土地供應,包括:未來十年,興建約33萬個公營房屋及約10萬個私營房屋單位,重建西環邨及馬頭圍邨等公屋,未來幾年增建約2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等。
增加土地供應的措施包括:推進多個新界新發展區項目以及東涌東填海工程,以“土地共享先導計劃”處理的土地和單位等,及增加創科用地的供應。
另外還包括持續推進大型項目,進一步檢視“綠化地帶”的發展潛力,在尊重祖堂傳統和權益的前提下考慮修訂《新界條例》,以處理新界祖堂地發展困局,以及延長現有活化工廈支援措施等。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