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制及內地事務局7月2日公佈擬設同性伴侶登記機製作為同性婚姻的替代框架,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3日討論相關事宜。何議員在討論中表達觀點強烈,在民間及各個社群內引起極大公眾反響。
就此事,⾹港⽴法會議員何君堯接受⾹港 V 記者專訪時進⼀步解畫,闡明解釋⽴場。何議員⾸先指出,積極推動立法的團體及個人,最常提及的理由是“國外註冊同性伴侶在港基本社會需求未被滿足”,而這並非實情。何議員指出,國外註冊同性伴侶在港基本社會需求均可通過正常渠道達成;而擴大化香港伴侶框架則將滋生漏洞,及被惡意冒用之風險。
同時,何議員還提到考慮尋求人大釋法的建議。對於政府在本屆立法會接近尾聲時才公佈登記機制,他形容做法倉促,屬於“不負責任”。而且就他問訊所知,特區政府推進時並沒有面向公眾“妥善地進行問訊”。如果要更完善地處理相關政策,何議員認為認為應該有怎樣的諮詢流程和討論時間表,才能更充分回應社會關注。
此外,何議員指出,(香港特區)的法律制度建基於法治和司法獨立的原則,制訂法律是是立法會議員的職責,終審法院積極推進則於規則不合。
前民陣召集人岑子傑2023年就香港法律不承認同性伴侶關係提終極上訴,獲裁定部份勝訴,終審法院頒令要求政府須於兩年內確立同性伴侶關係替代框架,政府因而推出“登記制度”。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10 日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建議制定《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訂明同性伴侶登記條件、申請及撤銷方式等,以及修改現行法例,賦權已登記同性伴侶獲醫療資訊、辦身後事等權利。
文件指出,政府在擬定相關替代框架時,已謹慎作出平衡,為登記制度設立適切的登記條件,避免對本港婚姻制度及社會傳統價值造成衝擊,並重申同性伴侶登記關係不等同婚姻。草案將於7月16 日(下周三)於立法會首讀。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