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時代下,政治和經濟等因素不斷變化,當代的投資者和創業者也需要轉型。從1948年到現在,隨著時代變遷,富豪們第一桶金的賽道都有哪些變化?
李兆基
李兆基自幼在家裏的金鋪學習,很快就練就了鑒定黃金的本領。1948年,李兆基來到香港。憑藉這番本事,他開始做起了黃金買賣,很快就累積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李嘉誠
1950年,李嘉誠拿著省吃儉用和借來的錢創立長江塑膠廠,生產塑膠玩具和家庭日用品,經由出口洋行運銷歐美。在外母邱碧雲的支持下,李嘉誠參與當時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塑膠花販賣,成為香港“塑膠花大王”。
劉鑾雄
早年,劉鑾雄與弟弟繼承父親創立的吊扇廠,其後與友人梁英偉創辦愛美高公司,以生產吊扇為主。隨著公司飛速發展,1983年,愛美高實業上市,劉鑾雄也實現了人生的第一個億。很快,劉鑾雄開始涉足股市,如開掛般精準拋售和收購股票,為譽為“股壇狙擊手”。
Sam Bankman-Fried
Sam Bankman-Fried生於美國,2017年開始做加密貨幣交易,2018年底移居香港,2019年開設加密衍生品交易所FTX,躋身福布斯富豪榜,成為香港最年輕富豪之一。然而,2022年11月11日,FTX宣佈破產,Sam Bankman-Fried辭職下台,隨後12月在巴哈馬被捕,被控八項欺詐罪。
【HongKongV】
Instagram: @hongkongv
Threads: @hongkongv
Facebook:香港V
YouTube:香港V
TikTok: @hongkongv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